中国儒学史·隋唐卷(出书版)全本免费阅读-陈启智 刘炫,陆贽,德裕-第一时间更新

时间:2019-07-06 03:55 /青春小说 / 编辑:浩哥
小说主人公是陆贽,德裕,刘炫的小说是《中国儒学史·隋唐卷(出书版)》,它的作者是陈启智倾心创作的一本历史军事、职场、老师小说,情节引人入胜,非常推荐。主要讲的是:(133) 《周易正义序》卷首,《十三经注疏整理本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2页。 (134) 《周易正义序》卷首,《十三经注疏整理本》,北京大学出版...

中国儒学史·隋唐卷(出书版)

作品字数:约64.5万字

阅读所需:约11天零2小时读完

更新时间:12-08 09:27:07

《中国儒学史·隋唐卷(出书版)》在线阅读

《中国儒学史·隋唐卷(出书版)》精彩预览

(133) 《周易正义序》卷首,《十三经注疏整理本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2页。

(134) 《周易正义序》卷首,《十三经注疏整理本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3页。

(135) 《王弼集校释·周易注·乾卦注》,中华书局,1980年版,第215页。

(136) 《王弼集校释·周易略例·明象》,中华书局,1980年版,第609页。

(137) 《周易正义·乾》卷第一,第1页;《屯彖》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版,第40页上。

(138) 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·周易正义》卷一,中华书局,1965年版,第3页中。

(139) 刘玉建《汉魏易学发展的理论结晶:〈周易正义〉—学术及政治视下的创作因审视》周易研究,2006年第5期。

(140) 《周易正义·卷首》,《十三经注疏整理本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6,7页。

(141) 《周易正义·系辞上》卷七,《十三经注疏整理本》,北京大学版,第315,339,344页。

(142) 《张载集·大易篇第十四》,中华书局,1978年版,第48页。

(143) 《周易正义卷首》第八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13页。

(144) 《尚书正义·尚书序正义》卷一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1页。

(145) 《经典释文序录·注解传述人》,第63页,引郑玄《书论》云“孔子《书》。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,迄秦穆公,凡三千二百四十篇,断远取近,定可为世法者百二十篇,以百二篇为《尚书》”。一说百篇。

(146) 据东方早报2008年10月26《焚书坑儒2000年古文《尚书》惊现清华园》,“据李学勤介绍,此次清华大学入藏的这批珍贵竹简(简称“清华简”)中发现的多篇《尚书》均是焚书以的写本。《金縢》、《康诰》、《顾命》等部分篇目有传世本,但文句多有差异,甚至篇题都不相同。更多的是所未见的篇章”。“清华简的发现,足以与西汉“孔中经”和西晋“汲冢竹书”相媲美。”应与传世所谓“伪古文《尚书》相似,都是先秦不同学人系统的传本。孔颖达采用的《尚书正义孔传》应是其中的一个不同的传本而已,其中不应有“伪书”的成分。清华简的面世,只能证明李学勤、张岩等学者的早先论断。

(147) 据李学勤《〈尚书孔传〉的出现时间》一文所论证。载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》2002年第1期。

(148) 《经典释文序录·注解传述人》,中华书局,1984年版,第68页。

(149) 《史通通释·古今正史》卷十二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78年版,第331页。

(150) 杨善群:《古文〈尚书〉流传过程探讨》,《学习与探索》2003年第4期;《论古文〈尚书〉的学术价值》,孔子研究,2004年第5期。

(151) 张岩:《审核古文〈尚书〉案》,中华书局,2006年版。

(152) 《尚书古文疏证》卷一,文渊阁四库全书66册,湾商务印书馆,1988年版,第136页。

(153) 《尚书正义·尧典》卷二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22页。

(154) 以上均见《尚书正义·序》卷首,《十三经注疏》,北京大学版,第3页。怗,音帖。帖、安静意。引文有节略。

(155) 《尚书正义·皋陶谟》卷四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版,第131页。厎,音指,致也。又音义同砥,砥砺。

(156) 《尚书正义·大禹谟》卷四,第104,112页;《盘庚中》卷九,第279页;《五子之歌》卷七,第212页,北京大学版。古我堑候谓君主。惟民之承,承,承当、奉承。句应解为:惟民意是承。

(157) 《尚书正义·泰誓上》卷十,第325页;《皋陶谟》卷四,第132页,《十三经注疏》本,北京大学版。

(158) 毛亨《诂训传》,一作《故训传》。颜师古认为“今流俗《毛诗》改‘故训传’为‘诂’字,失真耳。”(《汉书·艺文志·注》)马瑞辰谓:“盖诂训本为故言,由今通古皆曰诂训,亦曰训诂。而单词则为诂,重语则为训,诂第就其字之义旨而证明之,训则兼其言之比兴而训导之,此诂与训之辨也。毛公传《诗》多古文,其释《诗》,实诂、训、传三,故名其书为《诂训传》。”(《毛诗传笺通释》中华书局,1989年版)毛奇龄亦以“故训传”三字分读,各有所指。(见《诗札》)

(159) 《汉书·儒林传》卷八十八,中华书局,1962年版,第3614页。

(160) 《毛诗正义·关雎》卷一之一,引已佚郑玄《诗谱》,《十三经注疏》本,北京大学版,第2页。

(161) 《毛诗草木冈受虫鱼疏》卷九,《丛书集成初编》本,中华书局,1962年版,第88页。

(162) 《四库全书总目·毛诗正义》卷十五,中华书局,1965年版,第120页上。

(163) 《毛诗正义·诗谱序》卷首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9页。

(164) 毛奇龄《诗札》卷一,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6册,台湾商务印书馆,1988年版,第1,2页。毛氏此书及所著《古文尚书冤词》,皆为充斥卓见之名著,皆因毛氏为人薄,其书亦为世所

(165) 《毛诗正义·那》卷二十之三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1685页。

(166) 有人说先秦经籍文史哲不分,亦非确论,即世亦不能分。其所谓文学每因伤时怀而兴无尽之思,此则史与哲俱矣;其史著岂可不及天人之辨,不以言辞人?而诸子哲思莫不引古据今,文采斐然。岂有纯粹之文、史、哲哉?然研究可以有所侧重,亦必分梳抉发而融会之乃可。

(167) 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·易类总论》卷一,中华书局,1965年版,第1页中。

(168) 《毛诗正义·关雎》卷一之一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7页。

(169) 《古谣谚·序》卷首,中华书局,1958年版,第1页。

(170) 见《论语集注·阳货篇》卷九,中华书局,1983年版,第178页。

(171) 《汉书·艺文志》卷三十,中华书局,1962年版,第1708页。

(172) 《秋左传正义·昭二十五年》卷五十一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版,第1675页。

(173) 《毛诗正义·诗谱序》卷首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中华书局1983年版。

(174) 《礼记集解·经解第二十六》卷四十八,中华书局,1989年版,第1254页。

(175) 《毛诗正义·序》卷首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3页。

(176) 《毛诗正义·关雎》卷一之一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7页下。

(177) 《毛诗正义·关雎》卷一之一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10页。所谓治世之音的音,是指歌诗之音,非仅音乐。

(178) 《四库全书总目·毛诗正义》卷十五,中华书局,1965年版,第120页上。

(179) 《毛诗正义·序》卷首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4页上。

(180) 《四库全书总目·毛诗正义》卷十五,中华书局,1965年版,第120页中。

(181) 《诗疏平议·序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5年版,第1页。

(182) 《毛诗正义·关雎》卷一之一,《十三经注疏》整理本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0年版,第12页下。

(55 / 107)
中国儒学史·隋唐卷(出书版)

中国儒学史·隋唐卷(出书版)

作者:陈启智 类型:青春小说 完结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详情
推荐专题大家正在读